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与应对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技术属性与强大功能将会引发学习的全方位变革。对上海市13所中高职院校3505名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认知比较理性,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学习素养,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学习有着明确的需求。但从现实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面临着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思维钝化、违反学术伦理等困境与挑战。未来,政府层面需要明确规制,优化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学校层面需要强化赋能,增强利用人工智能的思想意识和应对策略;教师层面需要转变观念,引领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学生个体层面需要面向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素养。
关键词:职业院校;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学习
作者:胡秀锦(1976- ),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上海,200032);覃利春(1978- ),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杨可扬,上海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管理学院
引用格式:胡秀锦,覃利春,杨可扬.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与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25,46(02):29-34.
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