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裂变与聚升——基于有无留守经历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5-03-24 编辑: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点击:

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裂变与聚升——基于有无留守经历的比较研究

摘要:心理弹性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对中职生应对身份认同、留守经历及学业压力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6所中职学校1856名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并从“整体”与“比较”的视野解析。整体层面:第一,男生、城镇籍、无留守、住校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更好。第二,年龄、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弹性正相关;留守时长、主观家庭社会阶层地位与心理弹性负相关。比较层面:第一,在留守生中,心理弹性存在“隔代抚养”与“血亲远近”效应。第二,可将无留守生分为“C1中度弹性组”与“C2中度偏上弹性组”;而留守生则可裂解为“T1低弹性组”“T2中弹性组”与“T3高弹性组”。第三,对于无留守生而言,年级、性别、年龄、母亲学历预测C2组。对于留守生而言,性别、家庭子女数量、是否住校预测T2组;性别、家庭子女数量、父亲学历、母亲职业预测T3组。总之,中职学生心理弹性普遍有待提高,留守生表现出两极性且提升区间更大。未来在优化校园支持的同时,需关注女生、高年级、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也需普及家庭结构、学历提升与工作稳定之间的协同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留守经历;潜在剖面

作者:余习德(1987- ),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职学生积极成长(广州,510665);杜文明(1986- ),男,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办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生心育与德育;黄小萍,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梁红英,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伍红梅,阳江市卫生学校

引用格式:余习德,杜文明,黄小萍,等.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裂变与聚升——基于有无留守经历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5,(05):50-56.


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