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赋能到共同富裕:集体记忆视域下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转型的口述史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教育公平作为缩小城乡差距、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核心引擎,其“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亟待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重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成人教育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成效显著,但面对农业现代化转型、数字技术革新等新挑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遍存在功能定位滞后、资源整合低效、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基于口述史方法,以江苏省无锡市DS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个案,基于集体记忆理论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通过口述史方法放大民间声音,展现我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功能演变历程及其实践路径,进而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有效推动共同富裕背景下未来农村成人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其要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资源禀赋塑特色;以流程再造促变革。
关键词: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转型;口述史;集体记忆;农村成人教育
作者:王江雁(1997- ),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上海,200300);欧阳忠明(1981- ),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
引用格式:王江雁,欧阳忠明.从技术赋能到共同富裕:集体记忆视域下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转型的口述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5,(09):20-28.
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