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2025-03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价值逻辑、存在问题与路径突破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办学特色,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教师、企业、学校、政府是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针对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实践内容的“表面化”、实践形式的“单一化”、实践过程的“流水化”、实践组织的“空心化”、实践评价的“形式化”、实践动力的“疲软化”等问题,教师层面应提升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企业层面应增强社会主体责任意识、学校层面应全面做好职责履行工作、政府层面应细化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
16
2025-03
高职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
培养高素质创业新一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战略支撑,而创业学习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浙江和上海813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创业学习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向;创业态度部分中介了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部分中介了社会创业学习、家庭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同伴支持与教师支持在学校创业学习与高职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应从重视创业学习的作用、重视创业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的价值、重视同伴支持与教师支持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提出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意向的策略。
-
16
2025-03
数智时代高职学生职业观塑造的困境及突围——基于存在主义视角
数智时代,在技术变革与高职教育转型的交互影响下,高职学生职业观塑造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数智化重构职业图景引发职业定位困惑、新旧职业价值观冲突导致职业信念动摇、数字技能焦虑造成职业自我效能感不足以及职业环境变革加剧职业社会支持匮乏。存在主义哲学以个体生存境遇为核心,强调其在所处境遇中的能动建构,彰显主体对自身生存的责任,为审视数智时代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塑造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未来,高职教育应通过观念更新、专业重塑、实践转型和生态优化等路径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
16
2025-03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支撑。构建其办学水平的测度评价体系,需遵循目标达成逻辑、资源整合逻辑、利益平衡逻辑以及持续改进逻辑等。具体构建路径包括拟定评价指标、专家咨询、开展问卷调查、优化指标、确定权重等环节。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产学研合作、社会影响力及组织管理等五个维度构建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维度具体指标进行阐释。